close


內容來自sina新聞

自住型商品房生命力有多長

  自住型商品房問世半年以來,一直被視為穩定北京房價水平的"基石"。但近來有媒體報道:出現商品房定價低於自住房,自住型商品房"棄購"情況嚴重,最高的達20%。

  從相關報道來看,北京自住型商品房棄購率最高還不止20%。雖然說,部分房源被"棄購"之後還可以重新搖號,但棄購率如此高,還是值得有關方面深刻反思。

  顧名思義,自住型商品房至少有四層含義:一是屬於自住房,謝絕投資投機性需求;二是屬於商品房,但又比較特殊,轉讓等方面受到限制;三是由於購買條件、程序、定價有規定,尤其是價格比周邊房屋低,有改善民生的用意;四是由於這類商品房能分流需求,在統計上能平抑價格,還有穩定房價的作用。

  就"棄購"現象而言,我們應認真分析,遭遇"棄購"的原因是什麼?在很多人看來,當前樓市降溫是自住型商品房遭遇"棄購"的主要原因。這種判斷不無道理。當市場房價處於上升態勢,價格便宜30%左右的自住型商品房自然優勢明顯。但是,當市場價格下行跡象越來越明顯,自住型商品房的優勢自然不太明顯。部分人"棄購"大概是想觀望。不過,"棄購"還有一個被忽視的原因,即純商品房銷售更為靈活,而自住型商品房銷售則受到政策限制,限制自然影響自住型商品房的銷售。

  筆者以為,對自住型商品房短期遭遇"棄購"不必太憂慮,真正需要關註的問題是,這種房屋"生命力"究竟有多長,有沒有在全國推廣的價值?盡管北京有關方面把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當成穩定房價長效機制之一,但這次遭遇"棄購",以及自住型商品房被指"賠本賺吆喝",讓人對其"生命力"產生懷疑。

  事實上,我們的住房供應體系太復雜瞭,經濟適用房、限價房、廉租房、共有產權房、公共租賃住房、安置房等一大堆,房屋種類過多就會管理混亂。筆者認為,中國房屋種類最終將回歸商品房、公共租賃住房(含廉租房)兩大類,其他房屋都是一種"過渡房"。從這個角度而言,不妨謹慎推廣自住型商品房。

  點擊報名新浪樂居8.16情定七夕大型看房團

新聞來源http://bj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7-29/08092839362.s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llq7v41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